古树名木是宝贵的天然遗产,
被誉为“有生命的文物”,
不仅是“大天然的史诗”,
也是一个当地前史文明的标志。
南昌具有丰厚的古树名木资源,
在这片土地上成长着
4259株古树名木,
它们迎风傲雪、千锤百炼,
犹如一位位长者,
耸峙在城区、村头、巷口、井旁,
记载年代变迁,见证城市改变,
在年月替换中显示
天然之美、人文之美、生态之美。
安义千年古樟
本年3月15日,
我国首部国家级古树名木维护专项法规
《古树名木维护法令》正式实施,
古树名木维护随之迈入
法治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趁着大好春色,乘着植树造林的热潮,
让咱们一同去“接触”
南昌的古树名木。
300岁以上的古树占30%
古树,是指树龄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具有重要前史、文明、科学、景象价值或许具有重要留念含义的树木。为进一步摸清我市古树名木的家底,更好地展开精细化维护,2024年,我市对全市古树名木进行了弥补查询。经查询,上一年我市新增了11株古树,全市列入维护古树名木数量到达了4259株。这个数字在2015年古树名木资源普查数据的基础上,新增了1772株。
“南昌古树名木有着数量多、树种丰厚、高树龄居多三大特色。”市林业局造林美化科科长何顶峰介绍,数量多体现在我市各个县区均有古树名木散布,就连南昌城区也不破例。在各个县区中,进贤县的古树名木最多,数量到达1653株。一起,南昌古树名木树种非常丰厚,包括31科、50属、62种,其间既有常见的樟树、苦槠、马尾松、枫香、木荷等,还有南边红豆杉、银杏等国家珍稀树种。在现存古树中,以樟树、苦槠树木居多,其间樟树有2172棵,占了南昌古树的“半壁河山”,苦槠的数量也超过了1000棵。
此外,南昌的古树以高树龄居多,在我市现存的4259株古树名木中,500年以上树龄的一级古树有498株,300年~499年树龄的二级古树有765株,100年~299年树龄的三级古树2996株,树龄在300年以上的占总数的30%。
“千岁寿星”聚集
古树尽管是以百岁起步,但在南昌的“古树圈”里,“千岁老寿星”举目皆是。
在南昌县泾口乡山头村吕家村小组,一棵树龄2000余年的古樟树,是现在我市树龄最长的古树。该树初生于西汉时期,树高8.8米、胸围8米、地径8.2米、冠幅15.1米,树心半镂空,外形略显变老,当地村委会在市林业局专家的辅导下为古树定制了7根钢架,用以支撑树体,使其更好成长。对乡民而言,这棵古樟承载着村里一代又一代人的回忆。
在新建区西山万寿宫有一棵“瘗剑柏”,树龄约1700年,树高15米,胸围达5.4米。这棵柏树栽培于东晋时期,半边旺盛半边光秃,耸峙于万寿宫主庭门前。相传,东晋道士许逊为打压危害大众的蛟龙,将其锁于八角井中,并亲手种下此柏树,将镇蛟宝剑埋于树下,故此树被称为“瘗剑柏”。
湾里办理局太平镇太平村有棵千年银杏,树龄约1500年,树高35米,树围12米,需8人才干环抱。每到秋天,这棵银杏披上“黄金甲”,招引很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该树是我市现在保存最无缺、最陈旧的银杏树之一,曾取得我国林学院颁发的“十大最美古银杏”称谓。
此外,南昌县黄马乡冯家村一棵古樟树树龄达1500余年,安义县新民乡尚礼村一棵古樟树树龄约1300年,安义县石鼻镇一棵古樟树树龄达1200余年……在南昌生活了上千年的古树共有十多棵。
让古树名木“老有所养”
古树作为有生命的“活文物”,必然会阅历成长、变老的进程,也会由于树龄大、根部成长力减退、抗逆性差、遭受天灾损坏等不良要素影响,导致呈现“体弱患病”的状况。为了让这些宝贵的天然资源从头勃发生机,我市林业部门一向尽力与时刻赛跑,为古树“延年益寿”。
挂牌办理让古树“老有所养”。近年来,我市林业部门对全市古树名木执行维护职责、信息办理水平、挂牌维护状况进行了全面排查,新增和替换古树维护牌700余块,古树名木维护挂牌率100%,进一步提升了古树名木维护作业规范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办理水平。
与此一起,我市还将古树名木维护办理归入各级林长年度巡林的重要内容,对全市录入江西省古树名木信息办理系统且归于林业主管部门办理的古树名木归入“一长两员”职责网格,由护林员、监管员展开日常巡护监管,定时将反映古树名木全貌的相片上传至巡护办理系统。经过护林员、监管员的巡护监管、及时反映,上一年我市共排查出47株濒危古树。“关于这些濒危古树,咱们敏捷安排林业专家逐个进行实地观察,找出濒危古树的‘病因’,然后对症下药,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有针对性地采纳病虫害防治、水肥办理、树下硬化撤除等办法,协助这些濒危古树康复了往日的生机与生机。”市林业归纳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欧阳冬萍说。
此外,我市安义县与省林科院签定维护科技支撑服务协议,由省林科院专家每年不少于2次不定时对安义县古树名木成长状况进行监测。
砍伐移植古树名木最高可罚百万元
今起实施的《古树名木维护法令》(以下简称《法令》),是国家层面首部专门针对古树名木维护的法规,对不合法砍伐、移植、危害古树名木等方面都清晰了相应要求和法律职责,为古树名木的全生命周期维护供给了法治保证。
《法令》中,初次界定了“古树”“名木”的规模。一起,对古树实施三级维护,树龄500年以上为“一级”,树龄300年以上不满500年的为“二级”,树龄100年以上不满300年的为“三级”,而对名木均实施一级维护,不受树龄约束。
一起,《法令》也强化了古树名木的维护职责系统,完善了处分规范。砍伐、移植古树名木的行为,最高可处100万元罚款。在建造项目选址、建造时未避开古树名木维护规模、对其成长环境形成危害的,将被责令中止违法行为、期限康复原状或许采纳其他补救办法,并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执行或形成严重后果的,最高可处50万元罚款。
洪观新闻记者 赖海荣 /文 影视部/图
来历:洪观新闻